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创业展望著名VC眼中的十大技术趋势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不详  点击数 0  更新时间:2012/8/28 17:08:41  文章录入:admin

过去13年来,丘吉尔俱乐部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研讨会,邀请技术及技术金融界的智囊讨论未来几年的十大技术趋势。今年他们请到的也是创投界的风云人物:

Accel Partners的Kevin Efrusy

凯鹏华盈的Bing Gordon

Draper Fisher Jurvetson 的Steve Jurvetson

Clarium Capital 的Peter Thiel,技术创业家、投资者

以下是他们选出的十大技术趋势:

1)社会化商务的彻底全球化

正方:Efrusy认为今天的企业将会尽快实现全球化,否则会被抛在身后。对于上一代Web来说,国际化显得并不重要。他以去年上市时的Groupon仍是半国际化为例说明这一点。要想成为全球领袖,光在美国领先是不够的。Jurvetson也同意,但认为这件事已经做了 12年了。

反方:Gordon认为该趋势成形尚待时日。Hoffman认为美国仍是最重要市场。Thiel可能也如此认为,但其理由也许是认为这件事不是很有趣,但他认为尽早国际化可以避免被人山寨(囧,是说中国吗?)

该趋势在TwitPolls调查上获得70%的支持率。

2) 教育边际成本为零

Hoffman的看法是技术能够放大人的作为。他举了Khan Academy这个例子。能够促进沟通(EdModo,K-12社交网络),技术不仅降低成本,同时也让受众面更广、令人的力量更加强大。

有三个孩子在读书的Efrusy认为应该尽快重塑教育。

Thiel同意趋势但质疑是否会很快到来,他说现在的中产阶级不知道该干什么,所以都跑去教书了(呵呵,此人现在正在斯坦福大学教书)。还说学校的功能是帮照看孩子。

Jurvetson则说他12岁的孩子在网上自学编程。

Twitpolls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都同意此趋势。

对教育产业革命感兴趣的还可参见:在线教育的产业化:“应用商店”模式,Paul Graham:最伟大的创意都是令人恐惧的:(三)取代大学

3)大数据、传感器遍地开花

Thiel的兴趣在于该趋势所带来的一个更加透明的世界究竟是福还是祸?政府监视和家庭安防系统将会无所不在。

Efrusy则说数据不见得越多越好,很多数据都是无用的数据。(参见大数据还是太多信息)

Jurvetson说近期的挑战是数据的解析。他还暗示说所有数据的皮层(神经感知层)仅为少数几个人(苹果是其中之一?)把控,结局也许会很糟糕。

该趋势在TwitPolls上有84%的支持率。

4)汽车全面电动化

全否。

Jurvetson认为汽车会全面电动化,但认为5年之内不会发生。此事的催化剂是5年之内烧煤或油转化为电的效率要比做车要高(混合动力)。未来两年会有十几款电动车的TCO(总拥有成本)要比福特金牛座的还低(2.4万美元左右)。他还举了中国的电动车作为例子。说中国有2亿电动车(囧,大部分是电驴)。10亿辆电动车未必改变趋势,但10亿人的思想则可以推动转变。

Efrusy认为会先以天然气替代,但同样认为5年内不会发生。

Thiel认为基于化学作用的电池已彻底过时,电动车不得不经常充电和更换。而现在的油价还太低。

Hoffman主要对趋势发生的时间窗口不认同,也认为混合动力车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
Gordon认为美国尚未准备好,除非输掉跟中国的贸易战,或者二十几岁的人开始投票。

TwitPolls的反对率为65%。

5)管理技术化

智囊团的观点出现分化。

其他人意见:三票反对,一票赞成。Thiel的反对理由是现在没人在讨论这个,也没有创造出根本性的速度更快的计算机。Efrusy不同意的理由则是他不知道超越硅晶体的标准是什么,而整个生态体系也尚未建立。Hoffman则认为摩尔定律和现有围绕着硅晶体的生态体系仍运行良好。

观众都是很乐观,支持率达到了60%(但是英特尔那边全部都是反对,呵呵。)

10)随机药物测试终结,生物信息学开启:智能设计取代瞎猫捉死耗子 中国创业网www.yinqianshan.com / www.cyechina.com专业为您提供创业商机平台,含创业信息、创业政策、如何创业、小本创业、创业项目、创业故?/font>

Thiel提出这一趋势,他认为数百万药物多多少少有点随机性质的测试办法应该终结了。需要有一种全新的模式。生物科技的未来将更多由信息化来驱动。他认为基因组学有炒作的成分,但的确有若干公司在以有趣的方式应用。药物作用可以进行更好地建模。

其他人均同意。Jurvetson认为我们正处在生物系统再造的前沿。Hoffman则说这是摩尔定律的延续。至于何时会出现商品化,Thiel说这取决于效果。效果好的话FDA会加快进程,我们将会在5年内看到药物以这种方式设计。

令人吃惊的是观众也差不多100%同意。也许这是大家的美好愿望吧。

2) 教育边际成本为零

Hoffman的看法是技术能够放大人的作为。他举了Khan Academy这个例子。能够促进沟通(EdModo,K-12社交网络),技术不仅降低成本,同时也让受众面更广、令人的力量更加强大。

有三个孩子在读书的Efrusy认为应该尽快重塑教育。

Thiel同意趋势但质疑是否会很快到来,他说现在的中产阶级不知道该干什么,所以都跑去教书了(呵呵,此人现在正在斯坦福大学教书)。还说学校的功能是帮照看孩子。

Jurvetson则说他12岁的孩子在网上自学编程。

Twitpolls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都同意此趋势。

对教育产业革命感兴趣的还可参见:在线教育的产业化:“应用商店”模式,Paul Graham:最伟大的创意都是令人恐惧的:(三)取代大学